
廣玉蘭(學名: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),別名:洋玉蘭、荷花玉蘭,為木蘭科、木蘭屬植物。原產美洲,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。北方,如北京、蘭州等地有引種。供觀賞,花含芳香油。由于開花很大,形似荷花,故又稱“荷花玉蘭”,可入藥,也可做道路綠化。荷花玉蘭樹姿態雄偉壯麗,葉闊蔭濃,花似荷花芳香馥郁,為美化樹種,耐煙抗風,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抗性,可用于凈化空氣,保護環境。
形態特征
落葉喬木,在原產地高達30米;樹皮淡褐色或灰色,薄鱗片狀開裂;小枝粗壯,具橫隔的髓心;小枝、芽、葉下面,葉柄、均密被褐色或灰褐色短絨毛(幼樹的葉下面無毛)。葉厚革質,橢圓形,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長10-20厘米,寬4-7(10)厘米,先端鈍或短鈍尖,基部楔形,葉面深綠色,有光澤;側脈每邊8-10條;葉柄長1.5-4厘米,無托葉痕,具深溝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生長習性
廣玉蘭生長喜光,而幼時稍耐陰。喜溫濕氣候,有一定抗寒能力。適生于干燥、肥沃、濕潤與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,在堿性土種植易發生黃化,忌積水、排水不良。對煙塵及二氧化硫氣體有較強抗性,病蟲害少。根系深廣,抗風力強。特別是播種苗樹干挺拔,樹勢雄偉,適應性強。
生長特點:廣玉蘭屬于木蘭科木蘭屬,常綠喬木,葉革質,背被銹色絨毛,表面有光澤,邊緣微反卷,葉長10—20厘米,另一變種叫狹葉廣玉蘭,葉較狹長,背面毛較少,耐寒性稍強。花大,呈現白色或淺黃色,清香,直徑20—30厘米,花通常6瓣,花大如荷,花期5—7月,種子外皮紅色,9—10月果熟。通常廣玉蘭可長到30米,但普通玉蘭卻只能長到16—23米。樹冠呈卵狀圓錐形,小枝和芽均有銹色絨毛,樹枝雄偉壯麗。廣玉蘭樹形優美,花大清香,是優良環保庭院樹,適合廠礦綠化,和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。
主要價值
道路綠化:廣玉蘭,四季常青,病蟲害少,因而是優良的行道樹種,不僅可以在夏日為行人提供必要的庇蔭,還能很好地美化街景。但栽種時應盡量選擇較大一些的苗木,干徑3~6 cm,高度2. 8 m左右較為適宜。過小,則易遭破壞;過大,則移栽成活率低。道路綠化時,廣玉蘭與色葉樹種配植,能產生顯著的色相對比,從而使街景的色彩更顯鮮艷和豐富。在綠化帶應用中,將廣玉蘭與紅葉李間植,并配以桂花、海桐球等,不僅在空間上有層次感,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變化,打破了序列空間的單調,產生一種和諧的韻律感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廣玉蘭在庭園、公園、游樂園、墓地均可采用。大樹可孤植草坪中,或列植于通道兩旁;中小型者,可群植于花臺上。北京大覺寺、頤和園、碧云寺等處均配植于古建筑間。與西式建筑尤為協調,故在西式庭園中較為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