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年種植優質枳殼苗,枸橘苗,數量大,根系粗壯,價格便宜,保濕發貨。嫁接用規格 0.4--0.7厘米粗,做圍欄用規格 0.3--0.5厘米粗,高度40以上。
枸橘苗 為溫帶樹種,喜光,稍耐蔭,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力較酸橙強,多以此作柑橘類砧木;耐熱;對土壤不要求不嚴,中性土、微酸性土均能適應,略耐鹽堿,以肥沃、深厚之微酸性黏性壤土生長為好。萌發力強,耐修剪。
枳殼苗栽培管理:1、培土追肥:每年9~11月按樹的大小,大樹培土1000kg,小樹培土500kg,第2年2月間扒開培土,初春和秋初各施肥1次,春初用較稀薄的水糞,秋季宜于堆肥、湖草或其他遲效肥料。2、修剪整枝:修剪披枝每年2次,未開花前1次,采果后1次,修去枝權椏、它椏、不接收陽光的椏枝和蓀子,總之以修得空疏為原則。 枸橘苗怎么種植
價格500起0.5元,1000-2000株0.45元,2000以上0.4元
枸橘苗形態特征:枳是小喬木,株高1-5米不等,樹冠傘形或圓頭形。枝綠色,嫩枝扁,有縱棱,刺長達4厘米,刺尖干枯狀,紅褐色,基部扁平。葉柄有狹長的翼葉,通常指狀3出葉,很少4-5小葉,或雜交種的則除3小葉外尚有2小葉或單小葉同時存在,小葉等長或中間的一片較大,長2-5厘米,寬1-3厘米,對稱或兩側不對稱,葉緣有細鈍裂齒或全緣,嫩葉中脈上有細毛。花單朵或成對腋生,一般先葉開放,也有先葉后花的,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,后者雄蕊發育,雌蕊萎縮,花有大、小二型,花徑3.5-8厘米;萼片長5-7毫米;花瓣白色,匙形,長1.5-3厘米;雄蕊通常20枚,花絲不等長。果近圓球形或梨形,大小差異較大,通常縱徑3-4.5厘米,橫徑3.5-6厘米,果頂微凹,有環圈,果皮暗黃色,粗糙,也有無環圈,果皮平滑的,油胞小而密,果心充實,瓢囊6-8瓣,汁胞有短柄,果肉含粘液,微有香櫞氣味,甚酸且苦,帶澀味,有種子20-50粒;種子闊卵形,乳白或乳黃色,有粘腋,平滑或間有不明顯的細脈紋,長9-12毫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10-11月。
枸橘苗生長環境:為溫帶樹種,喜光,稍耐蔭,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力較酸橙強,江浙多以此作柑橘類砧木;耐熱;對土壤不要求不嚴,中性土、微酸性土均能適應,略耐鹽堿,以肥沃、深厚之微酸性黏性壤土生長為好。對二氧化硫、氯氣抗性強,對氟化氫抗性差。萌發力強,耐修剪。
枸橘苗觀賞價值:枝條綠色而多刺,花于春季先葉開放,秋季黃果累累,可觀花觀果觀葉。在園林中多栽作綠籬或者作屏障樹,耐修剪,可整形為各式籬垣及洞門形狀,既有分隔園地的功能又有觀花賞果的效果,是良好的觀賞樹木之一。
枸橘苗育苗:選壯年樹上結的成熟果實采籽,陰干混沙三成,埋于沙坑中備用,苗床選沙質壤土作畦,驚蟄前后按行距8厘米條播,覆土約半厘米,輕壓使種子與土接合,并蓋麥稈澆水,出苗后,可揭去蓋草并鋤草,施稀糞水肥。秋天按株距7~8厘米間苗或補苗。待苗生長3~4年后,選無病蟲害的壯苗,在夏季按株行距15厘米移栽定植。
枸橘苗田間管理:(1)中耕除草:每年三四次,過干灌水,過濕則排水。(2)施肥:采用環狀施肥法,在樹冠下挖一條寬約7~8厘米,深約3厘米的圓溝,于開花前,果如指大(生理落果已定后)和采果后各施肥一次,可用人糞尿、塘泥、草木及、骨粉、廄肥等,每株每次約25~35千克。(3)修枝:成樹多在冬季進行,可剪去下垂枝(衰老)、刺、殘留果柄、枯枝及分布不勻的密生側枝、重疊枝、交叉枝和病蟲害枝等。
枸橘苗病蟲害防治:(1)潰瘍病:危害枝葉果實,葉首先見黃色針狀小斑,漸隆起破裂,海綿狀帶灰白色,常落葉,畸形。應及時修剪病枝燒毀,春芽前噴200倍波爾多液。(2)瘡癡病:危害葉、枝梢、果實,初起病斑棕紅色,后擴大變暗,成疣狀突起,防治方法同上。(3)煤病介殼蟲、蚜蟲等寄生后誘發,葉面現煤灰樣的小病斑,后擴大,葉面被黑膜,應注意排水,修剪,通風透光,撲滅害蟲。(4)天牛、紅蜘蛛、介殼蟲、潛葉蛾、柑桔大頭蠅等,用適當殺蟲劑處理。
枸橘苗(枳殼苗)主要用于嫁接橘子和橙子,作為砧木用的,還可以做籬笆和藥用, 分布于中國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和云南等省區。枳性喜光、溫暖環境,適生光照充足處。也較耐寒,但幼苗需采取防寒措施,喜濕潤環境,怕積水,喜微酸性土壤,中性土壤也可生長良好。
枳性溫,味苦,辛,無毒。舒肝止痛,破氣散結,消食化滯,除痰鎮咳。中醫用以治肝、胃氣、疝氣等多種痛癥,枳殼制劑的靜脈注射對感染性中毒、過敏性及藥物中毒引致的休克都有一定療效。
積殼(枸橘)又名鐵籬寒、枳,屬蕓香科金桔屬落葉灌木,它通體密布2cm左右的粗硬長刺,可隨意,是理想的果園防護籬或庭院綠籬材料。圓球形果,有香氣,泡茶、泡酒具有除風濕、順氣的功能。二至五年生苗木,可作為柑橘類的砧木,又可作綠籬,亦可作庭園觀賞樹種。
選地移栽:枳喜在肥沃無茅草的地方生長,選房前屋后或腐殖質多的山坡地種植。移植當年育苗,到第3年春季進行移栽,在選好的地塊按3米×3米株行距挖定植坑,定植時每穴栽3株苗嘲。枳可為多年生果樹。
施肥方式:施肥很重要,最好每年4個季節各施1次,春秋2季重施保果肥和保樹肥。保果肥在開花前進行,所施肥料以發酵過的人畜糞尿、塘泥、堆肥、草木灰、過磷酸鈣及硫銨為主。采用環狀溝施肥法和水平溝施肥法。冬季應施越冬肥,施后在樹的周圍堆積15-18厘米腐熟草皮,再鋪上塘泥土,以確保枳實安全越冬。隔一定時候進行中耕除草。整形修剪:整枝修剪要使側枝分布均勻,內空外圓,有利通風透光。
整形修剪:一般在春季進行,主要剔除病蟲枝條及枯枝,剪去重疊枝、交叉枝和密生枝,其次是剪除下垂枝,以及結過果的老果枝,促使長出發育枝和結果母枝。
枳殼苗收獲與加工:以農歷大暑前3~5天采摘較好,因果實未成熟,肉皮厚、瓤肉小,加工出來的枳殼品質好,出貨率高。據產地經驗,按時采摘的3.5~4kg加工干貨1kg,過遲采摘需5kg以上加工干貨1kg,同時皮薄瓤大,品質差。加工時將采摘的果實橫切對開,仰曬,使瓤肉曬至水分收縮不沾灰時再復曬皮面。曬時不能沾灰、沾雨(如沾生雨,肉瓤會變黑色起斑點),曬至六七成千,收進來堆放一堆,漚一天一晚,使內含水分蒸發均勻,易于曬至全干。曬的時間約需10個晴天,干度以曬至用手研不扁,碰至聲音響亮為適度。如遇雨天,不要切開,否則會霉變,不切開鮮果可保半月之久,但須經常翻動,并在堆放鮮果的地方插上氣筒,以免發熱漚爛。如切開后遇雨,可攤放通風處或用小火炕干。
枳殼苗藥材形狀:本品呈半球形,直徑3~5cm。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,有顆粒狀突起,突起的頂端有凹點狀油室,并有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柄痕。果皮切面黃白色,光滑而稍隆起,厚0.4~1.3cm,邊緣散有1~2列油室。質堅硬,不易折斷。瓤囊7~12瓣,少數15瓣。汁囊干縮呈棕色至棕褐色,內藏種子。氣清香,味苦微酸。
枸橘苗:為溫帶樹種,喜光,稍耐蔭,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力較酸橙強,江浙多以此作柑橘類砧木;耐熱;對土壤不要求不嚴,中性土、微酸性土均能適應,略耐鹽堿,以肥沃、深厚之微酸性黏性壤土生長為好。對二氧化硫、氯氣抗性強,對氟化氫抗性差。萌發力強,耐修剪。枝條綠色而多刺,花于春季先葉開放,秋季黃果累累,可觀花觀果觀葉。在園林中多栽作綠籬或者作屏障樹,耐修剪,可整形為各式籬垣及洞門形狀,既有分隔園地的功能又有觀花賞果的效果,是良好的觀賞樹木之一。